以為自己是哈比人,誰知卻是丁蟹
- 霍詠強
- Aug 12, 2019
- 4 min read
2018.11.22

香港在審理佔中案件過程中,其中發起人之一的陳健民,提到佔中是市民自發的,他只是燃起火柴,點起幾塊枯葉,演變成大規模的違法佔領,其實和他無關。2019年四月,陳健民被裁定兩項公眾妨擾罪成,但卻獲得輕判入獄16個月,朱耀明更因為年齡原因獲緩刑兩年,眾人以英雄形象出現在傳媒的報導中。
不由想起2018年的加州山火,一場導致近百人死亡,數以千計民眾流離失所的災難,就正正只是源於星星之火,而他的破壞力比恐怖襲擊還嚴重。陳健民說得輕描淡寫,但對香港社會的撕裂破壞,又是否真的雲淡風輕?
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了完成他的競選承諾,提高國民的環保意識,宣布計劃增加燃油稅,惹來鄉郊地區民眾強烈批評他與普羅大眾脫節,激起全國爆發「黃背心」示威浪潮。表面上幾乎沒有領導、由網上號召的和平示威,演變成法國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力衝突,巴黎四處遭人縱火搶掠、猶如戰場,混亂中有人被殺,市面一片狼藉,停泊在路邊的汽車變成廢鐵。
紀念戰爭勝利的地標凱旋門畫滿了示威者的塗鴉,包括要求總統馬克龍下台及打倒資產階級的字句,有民眾指從未見過這座有逾百年歷史的古迹遭人如此破壞,然後「黃背心」示威繼續糾纏著法國。
正如陳健民以充滿正面的態度看待違法佔領,但也因為如此,更覺得可憐,也為香港可悲。別忘記他做的是什麽事情!完全從自己的想法,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以及同道的做法沒有私心,渾然不覺在一個發達地區搞佔領運動只是自殘行為。
在佔中之前已經有不少地方搞佔領,美國華爾街、英國特拉法加廣場都試過,在歐美地區結果如何?在突尼西亞、烏克蘭結果又如何?佔中失敗了,社會撕裂了,思想極端了,然而陳健民對這些都渾然不覺,仍舊活在友儕同志前呼後擁的假象當中。擺在面前的,只是無邊無際的暴力,就因為違法行為,被美化了。
也有人說「每個人的價值觀有不同,所以可憐不可憐,各有看法」。
佔中是價值觀的差異嗎?且來認真想想這個問題。
直指本源,按照領導違法佔領者的說法,策動佔中的原因就是為了達到雙普選,當然達到這個目的,就是讓普羅市民心儀的候選人成為特首,再而推展至立法會議員選舉。但是,反對派沒有選擇理性討論由人大常委會提出的831框架,而是策動對抗和違法佔領,佔中爆發了,政制改革被否決了,2017年沒有任何形式的普選了。
在評斷得失前,先來重溫一下什麼是831框架,人大於2014年8月31日提出了三項特首選舉提名要求:
(1) 2017年由現行的1200人特首選舉委員會,提名特首候選人。
(2) 特首參選人須取得過半數提委會委員提名,才能參選特首。
(3) 限制提名委員會只能選出二至三個候選人。
結果2017年的特首選舉中,反對派支持的曾俊華,不敵林鄭月娥。
如果我們假定在2014年,反對派願意接受831框架,政制改革得到通過,在2017年的特首選舉中,曾俊華滿足人大三項要求,獲得提名的機會仍然極高。如果林鄭月娥和曾俊華是在普選戰場上對壘,那結果勝負又會否逆轉呢?當然假設問題無法解答,世上也沒有後悔藥。但是,非常明顯的邏輯告訴我們,策動佔中如果是為了達到普選,那肯定這項策略部署是錯誤的、是本末倒置的。
如果一開始並不是大張旗鼓地搞佔領運動,而是理性討論、建立互信基礎,再爭取循序漸進的政制改革,今天香港的政治形勢肯定會截然不同,當然孰喜孰憂難作定論。但是選擇了自殘對抗,以損害香港利益來逼使中央政府就範,肯定沒有任何政權會願意讓步,強硬極端態度將對立演變成勢不兩立的革命,信任基礎不再存在,形成了今天香港的撕裂對立局面。
所以,當陳健民在訪問中,說「佔中失敗很難過,挫折可以深到就算兩年都寫唔起。」但是,從展開違法佔領那一刻開始,作為有知識有見地的陳健民,應該明白無論事情如何發展,都只能是悲劇收場。或許說,佔領理智地失敗了,已經是最好的結局,更壞的可以是流血收場,當然,如果陳健民期望的結局也包括佔中失敗成為流血悼念日,那就是另一回事!
至於成功,如果是小規模成功,那就是突尼西亞、烏克蘭,結果又如何?無邊無際的政治顛覆、暴力對抗。如果是大成功?那更可怕了,許多政治幻想小說都寫過中國出現分裂動盪的情況,從未見過幸福和平的結局,只有幾近世界末日的人吃人景象!
當然,現實上,從未有過發達地區的佔領運動成功過,美國聯邦調查局(FBI)官方文件指稱「佔領華爾街」運動是「恐怖主義」行動,並用對付恐怖分子的方式對付參加者,美國主流媒體關心香港的「雨傘革命」也遠遠多於「佔領華爾街」,無論對佔領活動蔓延也好、警方暴力驅散也好,同樣輕描淡寫。
陳健民自視三人為《魔戒》中要將戒指帶入魔域的角色,要擁有最單純的心方可以做到,以為是哈比人,周身沒武功,不是政黨的人,也沒太多政治經驗。卻不知道自己早已入魔,讓魔戒驅動慾念形成災禍連連,或許《大時代》中的丁蟹更能反映陳健民等人的性格,在無綫電視這齣經典劇集中,丁蟹自以為是、自以為正義、自以為善良,自認為對得起天地良心,實際上卻在做傷天害理的事情;衝動、橫蠻無理、頭腦簡單,說話時滿口仁義道德,其實是強詞奪理、顛倒是非。
當抗爭者將自己的理想和目標,建立在別人的痛苦身上,對抗運動就已經不再是價值觀的問題了。然後繼續美化自己的失敗,無視自己的無知,無視對社會造成的傷害,活在前呼後擁的假象當中,那不僅是自己可憐,信以為真的更可悲!
20181122霍詠強
Comments